ISBN/价格: | CNY20.00 (估\呈缴)学位论文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53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优化研究——以N校为例/.陈赛铜著/.唐滢指导 |
出版发行项: | 2023.5.24 |
载体形态项: | 91页:;+图表:;+30cm |
一般附注: | 经济管理学院, 学号2020210028 |
提要文摘: | 人才和科技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农科建设的重点。新农科建设启动以来,涉农高校不断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多元主体内外协同,链接共享优质资源,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结合新政策新环境,开展农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优化研究尤为重要,不仅呼应了“新农科”背景下强化农科教协同育人的目标,能够挖掘农业高校协同育人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农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新要求,更好地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建设服务。 本研究以农业高校N校为例,结合协同育人和“新农科”建设的视角,对农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策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定量研究法进行。首先,对“新农科”和协同育人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选取协同理论、福斯特的“产学合作”理论、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研究分析农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N校6个样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和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指出了N校协同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1)培养目标方面,N校校外育人主体引入程度有待提高,地方特色不明显,未体现地域人才培养需求;(2)培养过程方面,N校专业设置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课程内容有待丰富,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搭建有待完善,教学方式多样性不足,案例研讨教学方式相对缺乏;(3)支撑条件方面,N校教学条件建设不够,实践教学平台仍待完善;(4)质量评价方面,N校多样化考核方式有待完善,外部评价主体参与相对较少。第三,研究列举了国内外高水平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与优化经验,并提炼了启示要点。最后,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支撑条件和质量评价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农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对策建议。在培养目标上,一是要以“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为导向,明确培养定位。二是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培养过程上,一是要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二是加强跨学科农林课程体系建设,三是构建农科类特色实践体系;在支撑条件上,一是坚持引育并举,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强化农林人才培养协同合作,加强实训教学建设,三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在质量评价方面,一是评价方式多样化,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三是评价结果实效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将问卷调查分析与样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融合,增强说服力。二是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往的研究更多从主体协同的角度研究协同育人培养,而本研究从主体协同、学科协同和教学要素协同三方面展开分析,能够更全面的分析问题。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优化 |
并列题名: |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Take N School as an Example |
题名主题: | 新农科 农业高校 协同育人 培养模式优化 学位论文 |
中图分类: | G64-533 |
个人名称等同: | 陈赛铜 著 |
个人名称次要: | 唐滢 指导 |
团体名称等同: | 云南农业大学 授予 |
记录来源: | CN YNAUL 2024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