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CNY20.00(估)缴送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53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基于生态人类学的哈尼梯田传统稻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王红崧著/.王云月指导 |
出版发行项: | 2018.01.03 |
载体形态项: | 113页:;+图表:;+30cm |
提要文摘: | 全球日益严峻的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加剧、异常气候的频发等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满足人类粮食需求,高产品种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病虫灾害频发,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剧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影响;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传统品种作为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的必须材料、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和应对未来不可预测变化的战略性宝贵资源。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有优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和丰富的稻种遗传多样性,传统稻种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千余年来维持着当地人民的繁衍和生存,而其所承载的丰富农耕文化、知识、宗教、伦理、民俗等元素,又是珍贵活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所蕴含的天地合一、原始公平的朴实理念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具有极高的物种、生态、人文和认知价值。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志着人类对其价值的认同和肯定。近年来,随着现代品种和经济作物的推广应用,干旱气候影响、劳动力外流、文化传承断代、梯田面积萎缩等问题,加剧了传统稻种遗传多样性下降,使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哈尼梯田稻种多样性受到了自然、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影响,单纯通过自然科学研究多样性保护是有不足的。生态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生态环境、文化三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人类如何通过文化的手段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而消减生态环境问题带给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人类活动、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哈尼梯田传统稻种多样性的保护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田间入户调查结合田间实验设计、室内抗性鉴定等方法,评价当地传统稻种多样性现状,农民种子系统与稻种多样性关系,分析自然、社会、文化对哈尼梯田稻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构建影响哈尼梯田传统稻种多样性的生态人类学指标体系,提出哈尼梯田稻种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建议。研究取得以下五方面结果:(1)哈尼梯田传统水稻品种多样性依旧存在。对5个乡镇32个村寨的295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表明:传统品种户级丰富度变幅为1-3,均值为1.58,种植1、2、3个品种的农户比例分别为49.4%、41.8%和8.8%,户级均匀度变幅为0-0.503,均值为0.17;传统稻种村级丰富度变幅为1-8,均值4.18,均匀度变幅为0.197-0.825,均值0.634;哈尼族和彝族村寨丰富度是最高的,分别为4.78和4.73,傣族村寨的丰富度最低;海拔1600以上传统品种数量最多。本研究广泛收集到传统品种104个,近年来轮换种植的传统品种有50个。(2)传统稻种遗传多样性在抗病稳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户传统稻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增加,稻瘟病危害有明显减轻趋势;有些品种随着海拔的增高稻瘟病危害加重,但有的品种随着海拔的增高稻瘟病危害不变,说明传统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选择3个品种进行净栽和不同组合混栽,田间稻瘟病控制效果表明:3个品种组合的稻瘟病抗性>2个品种组合的稻瘟病抗性>单个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随着品种组合数量的增加稻瘟病危害降低;利用9个稻瘟病菌株对8个主要传统品种进行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九个稻瘟菌株均表现较好抗性,抗谱较广。(3)农民种子系统是维持哈尼梯田传统稻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力。农民种子体系包括种子来源、种子选留、种子交换和种子流通储藏。哈尼梯田农民种子系统占81%,正式种子系统占19%;农户选种方式包括块选、穗选和全选,块选和全选比例已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这些方式更有利于维持稻种群体的多样性。农民的换种方式有种内换种和种间换种,换种范围在本村、外村和外地,换种间隔有2~3年、3~5年和10年,哈尼梯田92%的农户都是在本村和本地换种,51%的农户是种内换种。哈尼梯田农户不同的留种、选种、换种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上维持了当地稻种多样性。(4)影响传统稻种多样性的生态人类学指标体系。根据生态人类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因素和传统稻种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分组对应分析,提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文化认同、传统农业管理、种子保护机制五个一级因子和26个二级因子,构建影响哈尼梯田传统稻种多样性的生态人类学指标体系,识别出对地方稻种多样性维持和管理有特殊解释意义的的梯田稻作收入、农户自给自足程度、传统品种植面积比例、传统种子处理方式、种子获取机制、选种依据6个主要因子。(5)哈尼梯田稻种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建议。依托特殊生态和文化价值,打造高端小众的哈尼梯田稻米品牌产品,体现传统稻种应有的价值,增加梯田种植者的收入,遏制梯田劳动力流失;完善种子政策,重视和鼓励农民种子系统,构建多方合作协同发展的种子政策;增强哈尼梯田不同民族认同感,重视不同民族的农耕智慧和传统文化对梯田遗产可持续保护的重要作用;加强传统稻种的就地保护,政策上和经济鼓励传统稻种的种植,帮助社区建立种质库;哈尼梯田种植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应紧紧围绕并依托于稻作生产。 |
并列题名: | Research on Rice Genetic Diversity of Hani Terrace Ecosystem Based on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eng |
题名主题: | 哈尼梯田 传统稻种多样性 种子系统 生态人类学 指标体系 学位论文 |
中图分类: | S432.1-533 |
个人名称等同: | 王红崧 著 |
个人名称次要: | 王云月指导 |
团体名称等同: | 云南农业大学 授予 |
记录来源: | CN YNAUL 2019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