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本文对泥蜂科Sphecidae的高级阶元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进化生物学研究。论文分为4个章节:分类研究简史、实验方法和原理、泥蜂科的系统发育研究、总结和讨论。第一章回顾了世界及中国泥蜂科分类研究简史及分类系统、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第二章具体介绍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分析软件和所依据的原理;第三章,利用核糖体28S rRNA基因片段对泥蜂的3个科(泥蜂科Sphecidae、蠊泥蜂科Ampulicidae以及方头泥蜂科Crabronidae)进行系统发育重建,以确定泥蜂科的姐妹群,利用核Elongation-factor 1a基因片段结合34个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对泥蜂科4亚科(沙泥蜂亚科Ammophilinae、泥蜂亚科Sphecidae、绿泥蜂亚科Chlorioninae和壁泥蜂亚科Sceliphrinae)以及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对沙泥蜂亚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第四章对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蜂科内线粒体基因为"AT"碱基丰富序列,而核基因序列"AT"含量正常;(2)核基因转换大于颠换,而线粒体基因则明显颠换大于转换;(3)系统发育研究采用MEGA5.0以及Mrbayes软件,利用核28s rRNA基因对泥蜂类群的3个科(泥蜂科Sphecidae,蠊泥蜂科Ampulicidae以及方头泥蜂科Crabronidae)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三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蠊泥蜂科+(泥蜂科+方头泥蜂科),蠊泥蜂科作为泥蜂类群中古老的分支,确定方头泥蜂科为泥蜂科的姐妹群;(4)选用核Elongation-factor基因对中国泥蜂科4亚科11属进行的系统发育重建,得出泥蜂科四亚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绿泥蜂亚科+壁泥蜂亚科)+(泥蜂亚科+沙泥蜂亚科);(5)对中国泥蜂科4亚科昆虫与筑巢行为有关的前足沙篮构造以及泥蜂筑巢行为等研究结果表明,泥蜂科昆虫筑巢习性是从利用已有洞穴或裂缝等作为巢穴向着自己挖筑巢穴的方向进化,其巢穴位置是从地上巢穴向地下巢穴的方向进化;(6)选用线粒体COI基因对沙泥蜂亚科Ammophilinae的6个属进行系统发育重建得出系统发育关系为:Eremochares + (( Paraspammophila + (( Podalonia +(Hoplammophila+Eremnophila))+Ammophila));(7)沙泥蜂亚科的Eremnophila与Hoplammophila组成了单系群,结合沙泥蜂亚科昆虫爪齿数目及猎物范围推测Eremnophila与沙泥蜂属Ammophila的腹柄组成方式可能为趋同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