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CNY20.00 (估\呈缴)学位论文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53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咖啡果小蠹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动态研究/.刘卓凡著/.宋国敏指导 |
出版发行项: | 2023.5.30 |
载体形态项: | 52页:;+图表:;+30cm |
一般附注: | 植物保护学院, 学号2020210314 |
提要文摘: | 咖啡果小蠹是世界咖啡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2019年首次入侵海南省,给当地的咖啡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咖啡果小蠹主要以雌虫通过钻蛀咖啡果实在胚乳中产卵,后代在果实内发育导致内部种子发育不良,从而造成咖啡产量和品质下降,并能引起咖啡炭疽病的传播。目前我国关于咖啡果小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关检疫方面,对该虫在新入侵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动态尚不明确。本文系统开展了咖啡果小蠹各龄期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在田间调查了该虫的发生动态。结果如下: 1.咖啡果小蠹各虫态形态特征及发育历期 咖啡果小蠹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75±0.65 d,17.41±1.63 d,6.45±1.15 d,42.74±9.55 d,平均世代历期为41.53±4.56 d。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椭球形,乳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幼虫通常呈“C”字型,乳白色,略透明,头部呈褐色,无足;蛹初期为乳白色,后期变为褐色,头部藏于前胸背板之下;成虫体呈圆柱形,暗褐色到黑色,有光泽,雄虫比雌虫小。 2.咖啡果小蠹成虫触角感器分布类型、规律及作用 咖啡果小蠹触角具有4类7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锯齿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芽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锯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均具有2种亚型,咖啡果小蠹的7种感器在雌、雄成虫上都有发现,不存在性二型现象,所有类型的感器数量雌虫都多于雄虫。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种类和分布位置均无明显差异,以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在咖啡果小蠹的寄主定位中起到重要作用,毛形感受器S.tr.2数量雌雄间存在差异,与寻找寄主植物和产卵场所有关;锯齿形感受器数量与毛形感受器相当,起着感受机械刺激和保护嗅觉感受器的作用。雌雄成虫在触角长度、柄节长度和鞭节长度有明显差异,锤头部长度无明显差异;雌雄成虫在锯齿形感受器S.z.2和锥形感受器S.b.1长度有明显差异,与咖啡果小蠹的生存方式有关。 3.咖啡果小蠹在海南的繁殖能力及年生活史 咖啡果小蠹雌成虫通常在黑暗条件下产卵,单雌产卵量为11.85±1.69粒,雌、雄性别比为10.25:0.95。室内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咖啡果小蠹在海南一年发生7代,无明显的越冬现象,存在短期休眠现象。 4.咖啡果小蠹在海南省万宁市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 2021~202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1月开始咖啡果小蠹种群数量缓慢上升,4月至5月咖啡果小蠹发生率呈暴增状态,最高可达到60.15%,5月升至顶峰后又急速下降,6月至10月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11月种群数量又呈现增长状态,出现又一个小高峰,达到19.87%,12月有所下降但至次年3月都呈现缓慢增长状态,咖啡果小蠹的发生率与前一年遗留的果实数量有关。对空间和方位的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内咖啡果小蠹在空间上偏好中层(0.5~1 m)果实,在方位上偏好东方和北方两个方向,可能与光照和温度有关。通过4种聚集度参数的结果显示,咖啡果小蠹在空间分布上属于聚集分布。 |
并列题名: |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Dynamics of 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eng |
题名主题: | 咖啡果小蠹 生物学特性 触角感器 发生动态 空间分布 学位论文 |
中图分类: | S435.712-533 |
个人名称等同: | 刘卓凡 著 |
个人名称次要: | 宋国敏 指导 |
团体名称等同: | 云南农业大学 授予 |
记录来源: | CN YNAUL 2024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