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CNY20.00(估)缴送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53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玉米大豆间作对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及固土能力的影响/.邓超著/.李永梅指导 |
出版发行项: | 2019.6.5 |
载体形态项: | 45页:;+图表:;+30cm |
提要文摘: | 本研究通过玉米大豆单间作模式种植,研究10°、20°、30°三个坡度下玉米0-10 cm、10-20 cm、20-30 cm和大豆0-10 cm、10-2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作物根系特征和固土能力以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不同坡度坡耕地上玉米大豆间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固土能力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土壤含水率在10°坡上, 0-1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比单作玉米显著降低12.5%;裸地在0-20 cm土层中均低于其它处理,20-30 cm土层无差异。20°坡上,间作大豆在0-10 cm土层比单作大豆显著高10.52%,其余无显著差异。30°坡上,间作大豆在10-20 cm土层比单作大豆显著低19.05%,;10-2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比单作玉米显著低8.33%,其余无显著差异。土壤容重10°坡上,0-1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比单作玉米显著高14.7%,其余处理间无差异;10-2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和单作玉米间,间作大豆与单作大豆间无差异;20-3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比单作玉米显著高12.96%。20°坡上,0-10 cm土层间作玉米和单作玉米间,间作大豆与单作大豆间无差异,10-20 cm和20-30 cm土层各处理间无差异。30°坡上,0-10 cm土层中间作玉米比单作玉米显著低8.82%,间作大豆与单作大豆无差异,10-20 cm和20-30cm土层各处理间无差异。在10°、20°坡上,间作模式都保持了较高容重,30°坡上结果与之相反,间作玉米在各土层容重有所降低。 2、20°坡耕地间作玉米在0-10 cm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比单作玉米显著增加了68.84%、70.55%和75.99%,其他坡度上间作玉米的根系特征比单作在0-10 cm和20-30 cm土层有增长的趋势,在10-20 cm土层有下降趋势。大豆在20°、30°坡耕地上0-10 cm土层间作的根体积比单作显著减少了46.25%、31.29%,10°坡上0-10 cm土层具有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坡度10-20 cm土层间作大豆根系比单作大豆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坡度下,间作玉米主要在0-10 cm、20-30 cm土层有发达的根系网络,间作大豆主要在10-20 cm土层有发达的根系网络。间作条件下,玉米大豆有竞争作用,在0-10 cm土层玉米抑制大豆根系的生长,10-20 cm土层时大豆的发达根系会抑制玉米的根系生长。 3、对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的分析发现,间作在一定情况下会破坏大团聚体。10°坡上间作玉米下大团聚体受到破坏形成小团聚体,间作大豆促进小团聚体聚合形成大团聚体。20°坡上玉米和大豆的单间作模式都有促进大团聚体形成的趋势。30°坡上,玉米大豆的单间作模式差异并不显著。>0.25 mm稳定性团聚体和平均重量直径指标上,间作大豆在各土层促进了大团聚体形成,间作玉米仅在20°坡10-20 cm土层有增加趋势。分形维数来看,30°坡耕地上,10-20 cm土层间作大豆分形维数显著低于单作大豆,其他坡度和土层间玉米大豆单间作模式均不显著,间作可以降低分形维数。 4、对固土能力的研究发现,10°坡上,间作大豆增强了固土能力,间作玉米则主要是增强了10-20 cm、20-30 cm土层根土复合体的塑性形变范围。20°坡上间作玉米在0-10 cm、10-20 cm土层的固土能力增强,间作大豆在0-10 cm增强了塑性形变范围,在10-20 cm增加了弹性形变范围。30°坡上,间作玉米在0-10 cm、10-20cm土层增加了弹性形变范围,20-30 cm增加了塑性形变范围,间作大豆增加了弹性形变范围,降低了塑性形变范围。 5、玉米大豆间作可提高玉米产量。间作玉米的单株产量都高于单作玉米。通过土地当量比计算,10°、20°、30°坡上玉米大豆间作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08、1.12、1.06,土地当量比>1,即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产量优势。 6、作物根系特征、土壤团聚体和固土能力之间的关系中,根系特征与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关系更紧密,即根系影响着土壤结构。大豆在10-20 cm土层破坏了大团聚体形成小团聚体,过于发达的根系会减少大团聚体。根系特征和固土能力的关系主要是根长和根体积与根土复合体的塑性形变范围相关。>0.25 mm的稳定性团聚体和平均重量直径影响的主要是固土能力中的弹性形变范围,分形维数更多的与根土复合体的塑性形变范围相关。 综上所述,间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土壤团聚体和固土能力,通过增加根系促进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固土能力中的弹性形变范围,增加根系,降低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增加固土能力中的塑性形变范围。 |
并列题名: | Effects of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on Soil Aggregates and Soil Consolidation Ability |
题名主题: | 坡耕地 间作 根系特征 土壤团聚体 固土能力 学位论文 |
中图分类: | S19-533 |
个人名称等同: | 邓超 著 |
个人名称次要: | 李永梅 指导 |
团体名称等同: | 云南农业大学 授予 |
记录来源: | CN YNAUL 20200312 |